返回

皇后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525章 不同意和谈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第525章不同意和谈

    有了大宁军的归附,朱棣势力大增。

    十月十九日,燕军在会州整编,分立左、右、中、前、后五军;十月二十一日,入松亭关;十一月初五日,渡白河,与李景隆大军在郑村坝进行会战,燕军左右冲击,连破南军七营,李景隆大败。

    之后燕军一路南下,三年间,自白沟河至济南,到东昌,又到夹河、藳城,及至徐州。

    战争极为惨烈,双方互有胜败,朱棣更是几次死里逃生。

    朱允炆一边亦是焦头烂额,不堪重负。

    接连不断的战争,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,打到现在,已是进入相持阶段,两方都不轻松。许是终于支撑不过,建文四年五月二十二日,朱允炆遣庆成郡主与朱棣谈判。

    朱棣令朱高炽亲自出城,迎她入府。

    是夜,二人密谈。

    因两人都心知肚明,简单的寒暄过后,庆成郡主便道出了自己此行的目的:“四堂弟,想来不用我多说,你应该也知道,我这次来,是为着什么……打了这么多年的仗,陛下也累了,若是你肯退兵,他愿意与你割地而治……”

    “割地而治?”

    朱棣重复着堂姐口中的这几个字,笑了笑:“俗话说,一山不容二虎……陛下当真愿意跟我平分天下,任由我占着他的半壁江山吗?”

    语声一顿,他没有拐弯抹角,直接道:“……抑或是他只不过打着和谈的幌子,实则却是想要借着这个机会,拖延时间,以待集结兵力,然后给本王来个措手不及呢?”朱棣一语道破她此行真正的目的,庆成郡主目光一闪,不由微微叹了口气:“四堂弟果然聪敏……一向以来,皇伯父那么多子嗣当中,我最佩服的就是四堂弟你……”

    她这番话,皆是出自赤诚,没有半分虚假。

    “先帝子嗣众多,本王一向不受宠,若还是不机警些,只怕早活不到今日了……”

    说这话的朱棣,十分平静,淡漠的仿佛在说其他人的事情一般。

    “我知道你心中一直有怨,怪皇伯父在懿文太子死后,立了当今陛下为皇太孙……”

    话说到这儿,庆成郡主顿了顿,方继续说道:“其实,无论是出身,还是军功、谋略,四堂弟你,都是其中的佼佼者……”

    “郡主就不怕这话传到陛下的耳中?”

    朱棣瞥了她一眼。

    “其实,陛下这次选我来和谈,我一开始是不愿意的……”

    庆成郡主没有直接回答他的话,而是道:“但我实在不忍见你同陛下再叔侄相残,你们这样斗下去,只会两败俱伤……”

    “我知道,无论我说什么,你都不会相信陛下真的愿意跟你割地而治,但是,如果再打下去,谁又能保证,你一定就会是最后的赢家呢?与其忙忙碌碌为一个不确定的结果,不如接受陛下的提议……”

    庆成郡主一边觑着他的神色,一边继续游说道:“我能看得出来,连年的战争,令陛下亦是心力交瘁,如果你们两人能够心平气和的坐下谈谈,到底是至亲叔侄,若是真的能够割地而治,岂不是皆大欢喜?”

    “郡主真的认为可以吗?”

    朱棣微浅一笑,那笑意未进到眼底,只有虚无缥缈的一丝,像是嘲讽,又像是看穿一切过后的平淡。“为什么不可以?”

    庆成郡主不自禁的有些着急,切切道:“只要你愿意,就可以跟陛下平分天下……”

    朱棣背对身去,没有看她,语声平静如水:“皇权斗争,一旦打响,就再没有回头路,不是你死,就是我活,根本就不可能有中间的路可走……”

    “无论对本王来说,还是对当今陛下来说,都是如此……所以,他不可能是真心想要跟本王割地而治,而本王也不会同意与他和谈,郡主不必再多费口舌……”

    他清醒的指出战争的残酷,一番话,表明自己的立场,毫无转圜的余地。

    庆成郡主能够看出他的坚定,心中一叹,情知自己没有办法再劝服他,只得作罢。

    是夜,庆成郡主被安排在了别苑里休息。

    夜已深,她却殊无半分的休息,想到方才朱棣的冷静拒绝,她不禁又是长长一叹。

    她身边伺候的丫鬟见状,亦是忧心忡忡,忍不住道:“郡主,燕王殿下怎么都不肯同意和谈,咱们回去,可怎么同陛下交代啊?”

    “我这个四堂弟,向来性子倔强,心志坚定,只要他决定了的事情,就没有谁能够改变……”

    庆成郡主又是长叹一声。

    “那岂不是没有办法令他改变主意?”

    丫鬟也有些急了。

    “倒有一个人可以试一下……”

    庆成郡主却是心中一动,忽然想到了什么。

    第二日一早,她就去见了徐长吟。

    “郡主昨晚睡得可还好?住得还习惯吗?”

    徐长吟一边为她奉茶,一边关切道。

    “有你安排,自然都好。”庆成郡主亲亲

第525章 不同意和谈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